央视网消息 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厦门市举办。9月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及金砖创新基地成立五周年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

工信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朱科儿,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郑红,福建省工信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施惠财,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庄荣良介绍有关情况,厦门市工信局局长翁晓岚,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中心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江庆生出席并答记者问。

释放“大金砖合作”潜力 实现包容可持续工业化

工信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朱科儿介绍论坛总体情况

“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朱科儿介绍,本届论坛以“释放大金砖合作潜力 实现包容可持续工业化”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成果发布、产业高级别对话、分论坛等板块,同期还将举行大赛、展览、培训等系列配套活动。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等领域,为国内外政产学研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各国产业政策对接协调,助力企业拓展合作机会。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格局深刻调整,伙伴关系的吸引力逐步提升。朱科儿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聚焦推动“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建设,携手金砖各国共同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伙伴关系,取得了积极进展。

据了解,巴西主席国将伙伴关系列为2025“金砖巴西年”优先事项之一。2025金砖国家工业部长会议就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绿色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流,一致通过了中小企业工作组行动计划(2025—2030年)。2025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围绕普遍和有意义连接、空间可持续发展、数字产业生态等议题开展讨论,发布《金砖国家空间资源可持续发展白皮书》。金砖国家领导人里约会晤宣言充分肯定伙伴关系在推动工业领域持续合作方面发挥的指导平台作用。

今年论坛将聚焦金砖创新基地建设五周年、2024年以来伙伴关系中方重大倡议成果、《新型工业化国际合作倡议》等内容,发布一批新成果,包括金砖创新基地五周年成果、伙伴关系中方重要倡议成果、落实《新型工业化国际合作倡议》成果等。此外,论坛还将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共同见证伙伴关系引领下,各国产业深化务实合作的丰硕成果。

支持企业“走出去” 坚持“引进来”

福建省工信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施惠财介绍福建省深化与金砖国家务实合作方面总体情况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具有“多区叠加、侨脉广连、产业坚实、港口枢纽”独特的对外开放优势。

“坚持高位推动,保障机制更有力。”施惠财说,福建健全完善部省市三方合作机制,采取理事会、战略咨询委员会、实体机构三级架构运行机制,为基地高效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福建支持企业“走出去”,经贸合作更多元。截至今年7月,全省对金砖国家新设对外投资企业及分支机构共349家,中方协议投资额66.4亿美元,比如,金旅客车在埃塞俄比亚投资纯电动KD本地化组装项目,带动宁德时代电池和中国充电标准“走出去”。

福建坚持“引进来”,落地项目质效好。截至今年7月,金砖国家在福建投资新设企业782家,合同外资33.4亿美元。金砖创新基地成立以来累计签约107个项目,总投资额506亿元,合作领域涉及绿色低碳、医疗健康、科技创新等方面,厦门万基生物—巴西医疗检测、科睿博电气、沙特智能表柜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成功落地。

为打造支撑载体,让产业合作空间大,福建高度重视园区在金砖产业合作中的作用,推进中印尼“两国双园”建设,依托福州元洪投资区,对接海洋渔业、热带农业等五大跨国合作产业链合作项目36个、总投资519亿元,目前已落地项目17个、总投资约31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金砖论坛和金砖基地成立五周年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福建省工信厅将立足福建多区叠加优势,围绕金砖创新基地5周年建设,打造“线上+线下”协同的传播矩阵,综合运用融媒体手段,线上依托主流媒体,充分利用官网、政务新媒体和海外平台传播,制作生动的短视频、图文并茂的推文,讲述金砖国家的特色产业与合作项目背后的生动故事。

施惠财表示,下一步,福建将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在工信部等国家部委的指导支持下,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强化部省市联动,不断深化产业合作,推进金砖创新基地建设走深走实。

设置6场分论坛 推动金砖国家专业领域务实合作

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郑红介绍平行分论坛的有关情况

“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行分论坛旨在推动金砖国家专业领域务实合作。”郑红介绍,分论坛围绕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新能源制造业、工业设计、医药产业、产业科技创新、数字产业生态等金砖国家最具活力和合作潜力的领域精心设置6场分论坛,深入探讨金砖国家在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设计助力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数字产业生态建设、新能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的发展态势、合作机遇和经验成果,挖掘产业合作潜能,共促金砖国家实现包容、可持续工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金砖工业创新大赛、金砖新工业革命展览会将继续同期举办。据悉,今年大赛聚焦“创新金砖”和“绿色金砖”,设置人工智能、绿色产业、低空装备产业、能源电子产业、工业设计5个赛道,面向金砖国家及伙伴国征集了1396个创新项目。赛道设计与论坛议题相呼应,推动各方细分领域创新合作。大赛将于9月12日举行总决赛,9月16日论坛开幕式上举办颁奖仪式,各赛道获奖项目还将被纳入“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合作项目库”。

今年论坛上将举行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揭牌仪式,中国中心还将发布《2025金砖国家产业合作案例集》,郑红表示,此次入选的37个合作项目涵盖了12个金砖成员国、伙伴国,充分展现“金砖+”模式推动产业务实合作的开放性、包容性。

接下来,工信部将继续与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道,高水平、高起点建设中国中心,发挥好这一面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合作平台作用,服务“大金砖合作”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为“全球南方”工业能力建设和产业开放合作注入新动能、开拓新空间。

聚焦三大任务 推动金砖务实合作持续走深走实

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庄荣良介绍金砖创新基地建设5周年有关情况

“基地启动建设五年来,大力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伙伴精神,坚持围绕‘国家战略所需、福建厦门所能、金砖国家所愿’,聚焦三大任务,积极主动作为,推动金砖务实合作持续走深走实。”庄荣良介绍,五年来,厦门累计举办40多场高规格国际交流活动,机制性举办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发布了《金砖国家产业合作案例集》等18项合作成果。

厦门机制性举办新工业革命领域人才培训项目,打造金砖国家人工智能技术与治理卓越人才研修班等33个示范性专业培训项目,提供720门培训课程,累计开展90余场线上线下人才培训,其中线下培训超过2600人。实施金砖国家新工业“金鹭”卓越奖学金计划,助力金砖国家培养工业、通信等领域高阶人才,首期项目已于8月底在厦门开班。

厦门在工信部下属院所的大力支持下,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等领域搭建了8个产业创新赋能平台。与21家金砖国家的高校院所、科技园、孵化园等科创单位建立协作网络。培育30个金砖合作示范项目,涵盖“智改数转”、能力输出、市场开拓、引才引智等领域。打造产业项目对接会平台,每年依托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开展项目合作签约,在北京、莫斯科、里约热内卢举办金砖创新基地推介和产业项目对接会,累计签约促成通用技术集团金砖创新基地总部区等107个金砖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达506亿元。

庄荣良表示,把建设金砖创新基地与厦门市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和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相结合,把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推进制度型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相协同,不断拓展金砖新工业革命领域合作的内涵和实效,让厦门这座“金砖之城”成为跨国合作的开放之城、创新发展的活力之城、共建共享的未来之城。

发挥中国中心合作枢纽作用 服务高水平产业开放

厦门市工信局局长翁晓岚介绍有关情况

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厦门市共同建设。翁晓岚表示,厦门将立足厦门产业优势,充分发挥中国中心的合作枢纽作用,服务高水平产业开放,加快构建更具韧性的金砖伙伴关系。

依托厦门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势,充分发挥金砖科创孵化园、金砖创新基地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等载体的资源集聚作用,深入推进产业政策协调与技术标准对接,有效促进金砖国家间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会同中国电子标准院建设“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适配中心”,联动已建成的工业能力共享、星火链网超级节点等8个新工业革命领域赋能平台,共同提升智能制造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能力。组织参与联合国工发组织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项目,有效增强企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适应性与竞争力,切实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充分发挥厦门绿色发展先行优势,积极推动与金砖国家工业园区在绿色技术研发、标准协同、产品创新及解决方案推广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支持共建绿色技术合作平台与示范项目,进一步增强金砖国家区域产业链的绿色竞争力,共同促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组织编写工业能力合作国别指南,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推动形成一批合作示范项目。持续深化与金砖国家机制成员单位、重点企业及国际组织的多层次合作,组织产业对接、技术工坊等供需撮合活动,推动中国技术、标准和产品更好服务金砖市场。

当前,厦门正积极把握“大金砖合作”历史机遇,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厦门将为中国中心建设提供最优服务和最强保障,着力构建开放协同、创新引领的工业能力合作新高地,为新时代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提供中国方案,贡献厦门力量。

推动标准规则软联通 做实“人才赋能的加油站”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中心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江庆生介绍有关情况

今年是金砖创新基地建设五周年,在金砖合作大家庭各位成员共同努力下,金砖创新基地的平台作用更加凸显。

江庆生表示,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中心做好“政策协调的联络员”,推动标准规则软联通。继续办好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等高端论坛,促进金砖国家达成更多政策和方向共识。充分发挥金砖国家智库力量,共同探讨金砖国家合作的堵点和解决路径。坚持先行先试,从双边到多边,积极探索新工业革命领域标准互认和规则对接,畅通“大金砖合作”交流渠道。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中心做实“人才赋能的加油站”,夯实创新发展根基。积极落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成果,不断优化金砖国家新工业“金鹭”卓越奖学金体系,打造金砖创新基地人才培养高阶品牌。搭建培训网络,聚焦金砖国家需求,集中新工业革命领域精品课程和高端师资力量,培训更多金砖国家专业技能人才。同时,遴选有强烈金砖合作意愿的金砖国家优质头部企业作为现场教学和参访点,将基地建设成为金砖国家间人才交流与能力建设的头部平台。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中心做强“项目合作的加速器”,推动产业对接与成果转化。主动对接金砖成员国的产业需求,邀请金砖国家企业、机构深度参与,做强“金砖创新基地产业项目对接会”等品牌项目对接活动。常态化举办“金砖企业中国行”和“中国企业金砖行”活动。

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中心做宽“开放共享的会客厅”,拓展“大金砖合作”朋友圈。进一步深化与联合国工发组织、新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务实合作,打造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心,共同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能级;持续推动与金砖国家友好城市和友好港口的深度合作,助力经贸、技术、文化多元交流。致力将基地打造成为金砖合作的“门户枢纽”,汇聚金砖国家创新资源,分享金砖合作实践成果,共同应对新工业革命面临的挑战。